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林玉儒

關於戀童症(pedophilic disorder)



  最近演藝人員的新聞播報得沸沸揚揚,而「戀童症」一詞也頻繁被提起,但在事件尚未爆發前,鮮少人對於戀童症(pedophilic disorder)有具體的了解,近日小編也有接到粉專讀者來訊聊到此事,因此今天想與大家談談什麼是戀童症。

  戀童症(pedophilic disorder)是一種身心疾病,根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文本修訂版(DSM-5-TR)》診斷標準如下:

1. 存在持續6個月以上的反覆、強烈的性幻想、慾望或行為,涉及與未到青春期的兒童(通常≤ 13 歲)進行性活動。

2. 個人已經將性衝動訴諸戀童行動,或這些性衝動或幻想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人際上的困境。

3. 患者年齡≥ 16 歲,且比被幻想或行為的兒童大≥ 5 歲(但排除與12或13歲的兒童有持續關係的較大青少年)。

4. 臨床醫生必須明確指定以下方面:

 >患者對未到青春期的兒童具有專一性的吸引(專一型),還是對兒童和成人都有吸引(非專一型)。

 >患者對男性、女性或兩者都有性吸引力。

 >行為/慾望/幻想是否僅限於亂倫。


※關於戀童症者的神經生理心理學發現:

1. 前胚胎期雄性激素暴露:研究指出戀童症者的2D:4D比率(第2指和第4指長度比)可能與前胚胎期暴露於雄性激素有關。2D:4D比率被認為是性激素曝露的生物標誌。

2. 遺傳:戀童症可能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基因在性取向形成中扮演一定角色,遺傳因素可能使個體對兒童刺激的反應產生影響。

3. 表觀遺傳學:環境因素可能通過調節基因表達來影響性取向的發展。

4. 生活事件:童年時期遭受壓力事件,如:兒童性虐待,可能對大腦發育和性取向產生影響。壓力事件可能導致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進而影響性取向的形成。

 >頭部受傷次數增加可能與認知功能的多個領域存在因果關係,早期的頭部受傷可能對大腦結構和功能產生長期影響。

 >較低的智商和較矮的身高也被觀察到可能與戀童症的發展和表現有關,這可能與早期生活事件和大腦發育有關。

5. 神經傳遞物質失衡:低血清素抑制作用可能導致性慾增加,神經傳遞物質的不平衡可能對性取向和性行為產生影響。

6. 大腦結構與功能:多項研究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戀童症者在大腦皮質和皮質下區域(如內嗅系統、額葉-紋狀體區域)存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


※戀童症的相關研究:

1. 戀童症的病程是慢性的,加害者往往具有或發展出物質使用障礙和憂鬱症,其他共病還包括人格疾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症、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障礙症。

2. 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掠奪性戀童症者可能會使用武力並威脅對兒童進行身體傷害。當反社會人格障礙和戀童症同時存在時,治療的效果比僅有戀童症者的治療效果有限,且對於治療的退出率及再犯率增加。

3. 對於非亂倫性的戀童症來說,觀看兒童裸露並撫弄其生殖器,似乎比發生性交更普遍。


※戀童症的治療:

1. 個人/團體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透過幫助戀童症者解決潛在問題、管理衝動,並發展更健康的因應策略。

2. 藥物治療:可能會開立藥物以改變性慾望並降低睪固酮,有助於控制性慾望、幻想及相關情緒症狀,常用藥物包括:黃體激素藥物、促黃體生成素、選擇性血清素再會受抑制劑(SSRI)。

3. 治療其他疾病:需治療共病之疾病,如;物質使用障礙、憂鬱症和其他精神健康問題,這對於全面治療至關重要。

4. 患者對於治療的自願性高,透過藥物及結合心理治療和解決其他問題往往能有較佳的治療效果,可以幫助其避免再從事戀童行為並重新融入社會。

5. 僅將有戀童幻想或欲望的人關押起來而不解決潛在問題,並不能有效改變其行為。

  最後要提到的是「戀童症」與觀看兒童性影像及兒少性剝削的加害者並不完全相等,這關乎著醫療、法律、文化等多因素的判斷及影響,因此對於事件的狀況因當更謹慎評估。


4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