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林玉儒

談談與情人節相關的心理學現象—文化促發(Cultural Priming)



A:你知道情人節要到了嗎!

B:你有覺得情人節收到的紅玫瑰更漂亮、巧克力特別甜嗎?

C:那你知道快到情人節的時候,這件事就會無意中自然影響著你的大腦認知思考嗎?


  刊登於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 》中,一篇美國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討論關於「在情人節期間,大家是否會對紅玫瑰跟巧克力有更正向的評價呢?」

  這項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文化事件(例如:特殊節日)如何影響人們對日常物品的評價。研究者選擇了「情人節」作為文化事件,並以紅玫瑰和巧克力來做研究,因為這些物品在美國情人節期間具有特殊的象徵性意義。

  研究者假設「隨著情人節接近,大家對紅玫瑰和巧克力的評價會變得更加正向」。研究者使用Google Consumer Surveys(GCS)進行調查,並使用Google Trends來量化紅玫瑰和巧克力在情人節期間的文化重要性,透過分析每天的網路搜尋量來衡量文化事件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在情人節接近的時候,人們對紅玫瑰和巧克力的評價更為正向。此外,研究者也發現隨著情人節的接近,人們對紅玫瑰和巧克力的網絡搜尋量也隨之增加,這進一步證明文化事件本身對於日常物品評價的影響。而這牽涉到的是「文化促發(Cultural priming)」現象。

  研究者指出這種文化促發現象顯示著人們對於物品的評價並非靜態的(也就是我們在不同時期,看到紅玫瑰跟巧克力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跟感受),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也包括文化事件在內。此外,了解文化促發現象,商人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消費者的行為和對產品的態度(所以大家知道為什麼情人節特別容易被商人洗腦去買玫瑰和巧克力了吧!)。


※促發效應(Priming  effect)

  最早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DAVID E. MEYER和ROGER W. SCHVANEVELDT提出,意指受到一種刺激時,會影響到另一個刺激的反應。而促發效應可能在我們不自覺的情況下,影響我們的行為和習慣。有時甚至在我們理性思考前,就透過情緒、知覺及過去經驗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向。


※文化促發(Cultural Priming)

  根據自己所處的文化而引發的特定思考、情緒或動機歷程,因而會使人對於此文化的相關刺激物更有反應。 例如: 在西方文化中,玫瑰代表愛、巧克力象徵愛情,因此情人節快到了,即便沒被人提醒你,你就會自然地對玫瑰跟巧克力比起平時有更多正面評價。


※參考文獻:

Zayas V, Pandey G and Tabak J (2017) Red Roses and Gift Chocolates Are Judged More Positively in the U.S. Near Valentine’s Day: Evidenc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Cultural Priming. Front. Psychol. 8:355. doi: 10.3389/fpsyg.2017.00355


1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